柳琴戏李家戏班人物传略
发布:2024-09-05 阅读:109
李忠仁(1898-1982),男,兰陵县(原苍山县)吴坦村人。从小酷爱戏曲,少年跟随父亲李玉琢学唱柳琴戏。成年后多与邻县的民间艺人搭班唱戏。20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江苏、徐州、邳县、枣庄、滕县等拉魂腔艺人多汇集上海演唱,李忠仁抓住时机在上海成立“李忠仁”班,组织在东方剧院和徐家汇剧场演出,曾盛行一时。1954年,国家政府把延续200多年的拉魂腔正式命名为柳琴戏。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柳琴戏得到迅速发展成长,受到鼓舞的李忠仁招收民间艺人发展壮大李家戏班,并吸引外地戏班来苍安场演出。直至1956年,柳琴戏在苍山境内异常活跃,当年,柳琴戏艺人推举李忠仁、董祥义、骆成勋向苍山县人民政府提交成立苍山县大众柳琴剧团的申请。同年10月,苍山县大众柳琴剧团正式成立,李忠仁成为第一任团长。
李忠志(1913-1990),李玉琢四子,著名柳琴戏表演艺术家,男,山东省兰陵县(原苍山县)吴坦村人,临沂市柳琴剧团创始人之一。八岁随父拉魂腔艺人李玉琢学艺,后拜著名拉魂腔艺人梁学惠(梁四爷)为师,工生旦丑。属“邱门腿”。十余岁登台,初搭梁学惠班,后自组班,在苏鲁豫皖交界地区流动演出,逐渐成为会戏甚多(百余出)、行当宽泛,深受广大观众喜爱的柳琴戏名艺人。1932年李忠志随临沂拉魂腔艺人梁学惠、王凤臣、张中怀、马开富、耿孝田、董凤和等应山东会馆会长的邀请,曾到上海演出。1947年,李忠志和徐茂银、周桂珍夫妇参加了“李忠仁班”,并和徐茂银一同应邀参加了电影《武训传》的拍摄。
李忠仁唱做技艺娴熟,兼擅文武场。多才艺,善于钻研,对柳琴戏的唱腔、音乐、曲牌及锣鼓经等多有创建。尤其把京剧打击乐融会于拉魂腔的伴奏中,使拉魂腔武场增加了新的效果,这是柳琴戏的一大进步。
1953年,带弟子李春生及长子李厚杉与老艺人冯世选、孔春兰等到临沂共同组建临沂专区柳琴剧团。期间,山东省文化厅戏曲工作组来临沂挖掘整理柳琴戏资料及文本,他口述150出传统剧目,贡献巨大。课徒授艺成绩显著,被山东省授予“山东省十大老艺人”称号。
李厚杉(原名李厚山,1941-2004),李忠志长子。字静石,号松年。
李厚杉自幼受家庭熏陶随父学戏。5岁登台演出。1953年,13岁的李厚杉供职于临沂专区柳琴剧团,开启了他的舞台生涯,先期演出传统戏《父子结拜》、《状元打更》、《秦香莲》和现代戏《魏隆民》等。1959年,18岁的他参加柳琴戏《樊梨花》演出,受到社会各界爱好者欢迎,广传皖、苏、豫三地。1970年,已成年的李厚杉相继参加了现代戏《红灯记》排演,李厚杉扮演李玉和角色,以及参与现代戏《沙家浜》的编导和演出。随之多次参加《沂蒙春雷》、《红嫂》、《红云岗》、《江姐》、《刘胡兰》等现代戏的排演,并在剧中担任重要角色。1982年,李厚杉在新编历史剧《卧龙求凤》中成功饰演黄承彦的角色,受到好评。1981年、1984年间,上海唱片公司、山东人民广播电台赴临沂市柳琴剧团录制李厚杉主演的《秦香莲》、《姊妹易嫁》、《逼婚记》等古装戏,出版发行唱片和磁带,广泛流传,在鲁南苏北享有较高的声誉。
同时,李厚杉又是多才多艺的民间艺人。幼年入叔父李忠常创办的私塾读书,并拜师于著名武术家孙氏内家拳姚秀石学习少林拳、形意拳、太极拳、八卦掌,同时拜乡绅秀才王振东学习书法。在供职临沂市柳琴剧团期间,于1956年,由师兄李春生引荐,拜著名画家王小古(原山东艺术学院副教授)为师。并入山东艺术学院美术系学习。他的中国画作品涉猎广泛,尤擅长牡丹、梅、兰、竹、菊等。其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书画大展,获得专家学者的高度评价和爱好者的欢迎。荣获山东画院高级画师、中国美术协会会员、一级美术师、台湾美术家协会永久执行理事、中国民主建国会会员等称号,是沂蒙山区走出的一位难得的农民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