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艺评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学术艺评

琴画相辉:静岩先生的艺术人生 罗港

发布:2019-06-11  阅读:712

(上海工艺美院《创意设计源》 编辑)

纪念静岩先生,就要谈到他的琴艺与画艺——扎根乡土的柳琴艺术与探觅古意的国画创作。

先从静岩先生(名厚山,后改为厚杉)和柳琴的缘分说起。柳琴戏在苍山[i]的流传要从广大农村开始,其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ii]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柳琴戏在苍山逐渐活跃,它以独特风格成为苍山人民生活中的精神食粮,苍山南部广大农村“村村琵琶响,户户拉魂腔”,被称作“柳琴之乡”。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芦塘村徐宗合和韩连城拜临沂东北的朱姓老师学唱柳琴戏;1895年,吴坦村李玉琢先生向本地人徐二麻学唱柳琴戏。静岩先生正是李玉琢先生的孙子,他的父亲李忠志也是柳琴戏名家梁学蕙的关门弟子。李厚杉幼年时期,随祖父和父亲学习琴艺,他12岁时已经加入临沂市柳琴剧团开始专业演出。最早的柳琴,构造非常简单,由于柳琴的外形常民间化,老百姓亲切地称它“土琵琶”,这种扎根乡土的艺术样式今天已经成为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静岩先生作为“传承人”为之付出了几近一生的追求与探索;静岩先生与书画艺术的缘分也是十分深厚。1956年,15岁的李厚杉由师兄李春生引荐,拜山东著名画家王小古为师。在此之前,他也曾拜乡绅王镇东和秀才陈允升学习书画。扎根于乡土艺韵的浸养,更有名师的提携与指导,再有自身对琴画双艺的不断追索,诸多因缘成就了他完满的艺术人生。

天赋、缘分以及不断努力探求,这些成就了静岩先生慢慢生发的艺术之路以至后来的卓越艺术成就。1963年, 22岁的李厚杉代表临沂地委行政公署参加省级文艺会演,获团体一等奖;1971年,他编排现代戏《沂蒙春蕾》,深受观众的热爱;1974年,临沂和赣州举办国画联展,他的作品《墨梅》获一等奖。1979年6月,他与王小古、高天祥在济南举办师生三人画展,同年应邀为北京人民大会堂绘制《国色天香》,也是在这一年,他编排了传统柳琴戏《灵堂花烛》、《密建游宫》;及至他的不惑之年,上海唱片公司录制了他主演的柳琴戏《秦香莲》。生命不息,求艺不止,1993年,他拜师于国画大师刘海粟门下,正是如此的不懈探索精神成就了他后来世所公认的艺术成绩。2003年,他创作《习画心得图》,自题“我学书画四十余年,一日不曾废功,而今日方知古人古意,但已是横搠之年,而形还未备也”,在他2004年创作的《墨梅图》,也题有“吾作画五十年方有古意”。凡此种种,注解着他纯粹谦谨的艺术创作历程。

细览静岩先生的书画作品,足见其志趣与才华的广泛,除了梅、兰、竹、菊、松,更有龙、猴、鹤、鱼、虫,兼列果蔬,可谓林林种种,他的书法作品也真诚恳切地涵盖这些他所钟爱的题材。这些书画创作作品,从他的孩提时代的启蒙,到花甲之年的纯熟,贯注始终的是他不变的琢磨与砥砺精神,这些与其柳琴戏的创作相得益彰,心音相印。他游刃于乡土琴艺作品创作的过程中,表达在率意而就的丹青水墨间,此中乐趣或者不足为外人道,但确是他心灵世界的最好慰藉与依凭。就算在最艰难的时间里,他也从未中断或者放弃对艺术的孜孜以求,而其真性情的感师恩之心也从未在任何苦难面前有所收吝。1969年,王小古为他的女儿绘画肖像《小鼎甫》,题款:“厚山的大女小鼎甫十月,神采奕奕,甚喜人。六九年八月,属余为写生技不高未能毕肖,古”,“文革”期间,王小古被蒙冤关押,发配到临沂市河东区五七红校劳动,众人避之惟恐不及,他仍冒险前去探望。此间相伴,同样不变的是他对艺术的虔诚以求,恩师王小古在“文革”受批期间,他赴红校帮助劳动,休息的时候他得以向老师王小古学习作画之道。行胜于言,唯其赤子之心存于朗朗。

述及静岩先生后来的艺术成就的取得,正是植根于其大道存真的拳拳之心。或许这些名号与头衔并不为静岩先生所在意,只当它们鉴证着一位“追艺人”一路走过的快意人生——刚过不惑之年,他在新编历史剧《卧龙求凤》中,成功饰演了黄承彦的角色,大受好评,同年他加入中国农民王羲之、颜真卿书法研究会,任职秘书长;快及知命之年,又入中国书法艺术研究院艺术委员会,任职理事;接下来是受聘任中山书画艺术院院长,他的中国画作品《兰竹图》,被汪道涵评价为“自板桥之后第一新人”——中国东方书画研究院名誉院长、山东省民族文化学会理事、临沂市兰山区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临沂市兰山区政协委员、台湾国宝画院名誉院长、山东画院高级画师……这些都只是他众多侧面的掠影,或者借用青海省电视台独家专访他的专题片题目稍显恰切于他的所重所瞩——他是一位赤诚的“走出齐鲁大地的艺术家”。

艺如其人,艺表其道。静岩先生一生与琴画双艺为伴,谦逊始终,精进始终,唯其精神浩长存远,以此启迪后人。



[i]现更名为兰陵县。

[ii]柳琴戏在早期不叫柳琴戏,其曲调源于民间小调及花鼓等,曾受柳子戏的影响,不断加以融合和完善,以婉转优美的唱腔、通俗易懂的唱词、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吸引着观众,群众亲切地叫它“拉魂腔”。